在當下,我們都知道資質是建筑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著工程是否可以順利運行的重大作用,如果建筑行業沒有資質而私接工程的話,無論是無資質企業和包工頭,還是將工程分包給無資質企業和工人的建設單位,都會受到嚴厲懲罰。被查到后予以取締并處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資質的等級、類別、范圍關系到企業在建筑市場中的競爭地位與能力,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從2014年開始,為解決建筑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進行了全面資質改革,實現個人質資和企業資質并軌并逐步加強和完善。 01 中國資質改革歷程
2014年11月
住建部將專業承包資質由60個壓縮至36個。 2015年 取消了建筑智能化、消防設施、建筑裝飾裝修、建筑幕墻4個設計施工一體化資質。 2015年10月 住建部發布《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的資質換證調整為簡單換證,取消對企業“資產、主要人員、技術裝備”指標的考核。 取消《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中關于國家級工法、專利、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工程建設國家或行業標準等考核指標要求, 對于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不再考核上述指標。 2016年10月 住建部簡化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取消(除各類別最低等級外)注冊建造師、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考核。 2017年04月 正式取消園林綠化資質。 2017年06月 住建部印發《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征求意見稿)》,擬刪去對企業注冊資本金、上繳營業稅、企業經理、財務負責人、一級建造師數量、設計人員、工法數量、信息化等要求。 2017年09月 取消工程咨詢、物業管理一級、地質勘查等資質。 2017年11月07日 住建部印發《關于培育新時期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擬取消建筑施工勞務資質審批,設立專業作業企業資質。 2018年03月 住建部發布了關于廢止《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辦法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9年1月1日起 · 建筑工程企業資質將通過電子方式申報和批準,包括建筑企業的資質證書。 2019年07月25日 08月28日 · 發布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部分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延續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的通知》及《關于建筑業企業資質告知承諾申報情況的公示》 2020年07月02日 · 住建部發布 《建設工程企業資質標準框架(征求意見稿)》 。 據統計,目前共有593項企業資質類別、等級。其中: 此次改革后,資質類別和等級數量將減少為133項, 壓減77%。
02 資質改革解決哪些痛點 從上述改革過程中可以看出,國家對資質的申請和審批都有簡化的現象,提高了審批效率,降低了資質申請門檻,甚至有些資質直接取消,我們都知道對于一些沒有資質的企業來說,想要順利接到工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會有些建筑企業為了承接工程,只能通過掛靠其它企業資質的方式來達到目的,但這種行為一旦出現,會嚴重引發建筑市場的混亂,為解決這一嚴重的現象,建筑資質必須要得到改革。 資質改革后對于企業來說還是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比如拿申請建筑資質方面的問題來說,改革前,企業申請建筑資質首先需要進行人員的考核,其次還需要準備好公司的材料組卷進行上報后才能申請,改革之后就方便許多,企業只需以書面形式承諾符合審批條件,行政審批機關就可以根據企業的承諾直接作出行政審批決定的制度,既加快了企業獲得資質證書的效率,又縮短了獲得證書的時間,使建筑企業能盡快投入到工程建設中,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審批流程。 03 資質改革后行業發生哪些變化 工程業績變得更為重要 以上改革制度實施后,專家核查小組會在資質申請后的6個月審批決定環節中,對企業業績進行實地核查,所以企業需要更加重視業績,所以就會造成很多企業申請不通過的問題,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企業業績不達標,所以工程業績就會變得更為重要。 “掛靠”將受到強有力的制約 全國社保聯網正式完成以后對于建筑人員資質掛靠來說可謂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目前資質改革后建筑行業目前最關注就的是一人一證,而且查處“掛證”就會變得更加簡單,全國社保一旦聯網后,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獨立的社保賬號,一個人如果擁有多個地區的建造師證件將直接會被社保系統查出來。所以人證分離的掛證后期將不復存在,今后建筑企業想要并且長期取得資質承接工程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施工團隊才可以,這樣一來,那些不具備自己人才團隊的企業就會被攔在資質門檻之外,即使是取得資質也不是長久的,隨時都會因不符合建設主管部門的動態核查要求而被收回資質證書。 總承包資格申報困難 資質改革是為了改變目前建筑市場弱肉強食的現狀,但對于已經擁有多個一級和特級資質的大型建筑企業來說,淡化資質并不意味著取消資質。資質改革后,總承包資質門檻提高。當總承包資格申報越來越難時,就會造成材料稀缺、價格昂貴的局面。 04 資質改革后建筑業企業應對措施 針對大型企業 優化人力資源結構 人力資源的管理是新資質環境下工作重點,也是難點。新規定對人員的要求非常細化,既要有相應的高級管理人才,還要有基層現場管理人員;既要有專業的注冊類人員,還要有專業的技術工人。每個現場人員的管理崗位不能重復,一個人在一項資質下只能擔任一個角色,不能“重復利用”,這就對企業的人員數目和梯級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企業應正視當前問題,認清形勢,著力培養自有人員,摒棄外借、掛靠等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的違法行為。 管理維護資質管理中各項軟件系統 “四庫一平臺”暨住建部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發布平臺,包括企業庫、人員庫、項目庫、信用庫,四庫互聯互通,以身份證可以查人員,以單位名可以查人員,以人員可查單位。能夠動態記錄工程項目各方主體市場和現場行為,有效實現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監管的聯動,全面實現全國建筑市場“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的信息化監管目標。在建設部推廣使用的“四庫一平臺”中,認真及時地更新企業各項資料及報表,是維護企業資質能夠正常使用的必要條件。注冊人員、現場管理人員的數量及施工業績的錄入與備案都要保證及時有效,避免因為更新不及時導致企業不能滿足資質項下條件,給資質使用蒙上不誠信的陰影。 積極應對主管部門動態核查 新標準下建設部對企業的資質管理考核由以前的申報考核、年度考核改為申報考核與動態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建筑業主管部門,定期對建筑企業網上快報進行審查,并按不低于10%的比例不定期對轄區內建筑企業進行實地核查,這一核查方式對企業保持資質標準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必須隨時保證現有資源符合自有資質標準的要求。 針對中小企業 從組織構架上做好施工分包 大量的中小施工總承包企業,以后想單獨總承包工程肯定是越來越難了。通過改制重組可以向高等級資質上進步,但要想一步進入工程總承包,希望較小,中小企業需要積極考慮加強合作,抱團取暖,可以就從組織構架上做好施工分包的準備。隨著社會進步和建筑業改革的深入,承包方式的變革是大概率的必然趨勢,所以大量的中小總承包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找準發展方向。建筑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事情總要有人去做,但傳統的模式肯定行不通了。中小企業做專做精,才是企業發展之道。 提升企業凈資產規模 盈利是企業的首要任務,新資質管理環境下,建筑業企業要做好內部管理與市場經營的對接工作,確保施工任務順利完成,通過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提高盈利能力,積累擴大企業凈資產規模,便于資質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資質的提升又可以提高企業投標經營的門檻,促使企業提高施工生產能力,形成良性發展體系。 提高資料管理能力 資料管理是資質管理的基礎。重視資料的積累,既方便施工環節的追溯,又方便二次經營變更索賠,還可以為企業積累業績,證明企業的發展歷程。由此可見增強資料管理工作對施工企業的重要意義。
主辦:河南省建設信息管理協會 網員服務熱線:0371-68085711 傳真:0371-68085711
CopyRight ? 2014-2016 www.pzt18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1017959號-1
豫公網安備 41010702002276號 建議使用IE9或以上瀏覽器瀏覽河南建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