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l0lll"></i>

      河南發布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投融資方案

      時間:2017-03-27 08:50 來源:搜狐財經

      1月18日,河南省政府發布《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投融資方案》和《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用地保障方案》,就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的投融資及用地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1月5日,河南省財政工作會議提出,將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抓手,支持項目縣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縣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普遍面臨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發展所需資金從哪里來?

        《投融資方案》提出主要通過PPP、開發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城鎮化基金支持、直接融資支持和省級投資公司支持等5種支持模式,解決項目資金問題。

        在保障措施方面,鼓勵各級財政部門積極爭取中央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用于縣級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分配將重點向縣級傾斜,重點用于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縣級配套資本金。引導豫資公司河南投資集團公司河南水利投資集團公司河南交通投資集團公司等省級投資公司作為社會資本方積極參與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施。

        《用地保障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間,保障106個縣(市)新增城鎮工礦建設用地規模150萬畝左右,其中10個省直管縣(市)和部分發展基礎好的縣(市)按照每個2萬畝左右保障,其他縣(市)按照每個1萬畝左右保障。

        錢從哪里來?主推PPP模式 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PPP模式是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主要融資模式,《投融資方案》提出,鼓勵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項目,采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重點支持有收費機制的項目,如供水、垃圾處理、污水處理、供熱和醫療等,可由省直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多個縣(市)同類多個項目打包,吸引有實力的社會資本投資。

        2016年12月16日,由省財政廳牽頭的我省PPP重大項目簽約活動,簽約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12個,總投資額273.6億元。

        多元化融資: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城鎮化基金+直接融資+省級投資公司支持

        “財政保吃飯,建設靠融資。”這是首批啟動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汝州市總結的經驗。截至目前,汝州市9家國有經營公司一共融資到賬139.65億元,先后投資建設了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醫院新院區、科技圖書博物展覽四館合一項目,并支持棚戶區改造、建了汝州濕地公園,

        《投融資方案》明確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要開展多元化融資,推行政策性金融和開發性金融支持模式。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新型城鎮化項目的創新信貸服務和產品。重點支持整體城鎮化、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河道及水系治理,以及城郊區域項目。

        推行城鎮化基金支持模式。在發揮現有省級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人保河南城市發展基金、郵銀豫資一帶一路發展基金和PPP開發性基金作用的基礎上,鼓勵市、縣級政府與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子基金,投資縣級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

        推行直接融資支持模式。積極打造縣級政府投資公司,提升其發行企業債券的能力;利用上市通道,培育和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融資;發揮省級投資公司評級較高的優勢,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支持打包的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同類型項目。

        推行省級投資公司支持模式。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促進政府投融資公司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要求,通過合作、合資,幫助縣(市)解決項目資本金,改造政府投資平臺公司。

        分類改造平臺 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分配重點向縣級傾斜

        百城建設提質項目投融資實施步驟包括“分類指導,改造平臺—謀劃項目,選擇模式—注入資金,落實融資—建立機制,完善體系”四大步驟,在改造縣級投融資平臺時,堅持分類指導原則,對有平臺公司且具備較強融資能力的縣(市),省級投資公司主要幫助其平臺公司策劃項目,設計融資方案,協調對接金融機構和各類城鎮化基金;對有平臺公司,但資產規模達不到融資要求的縣(市),重點通過資產和資本金注入提升其融資能力,需要省級投資公司增資注入的,省級投資公司與合作縣(市)簽署增資擴股協議;對少數沒有平臺公司,也不具備融資能力的縣(市),省級投資公司與合作縣(市)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公司。

        在縣級盤活注入有效資產的基礎上,根據各縣(市)融資需求情況,省級投資公司未來3年籌措并向縣(市)平臺公司注資,注資額度和縣(市)政府配套投入原則上按1∶1確定。現金注資優先用于土地一級開發和土地綜合平衡融資項目的配套資本金。

        土地怎么辦?土地資本化

        加強土地收儲供應。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把土地管理改革創新與金融創新更加有效地結合起來,創新土地資源、資產、資本一體化運行模式,強化土地的資產屬性,彰顯土地的資產價值,實現土地資產資本化。進一步改進建設用地管理,加快土地審批、征收、儲備、供應,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及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新增建設用地可單獨組卷報批。倉儲物流、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全部納入網上交易平臺交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工業用地納入網上交易范圍,實行統一監管,實現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為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籌集資金。完善工業用地出讓制度,在招、拍、掛出讓的基礎上,鼓勵采取先租后讓、在法定最高出讓年限內縮短出讓年期等方式出讓土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

        采取有效措施,堅持分類有序處置,解決土地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突出問題,盤活空閑土地資源和沉淀其中的大量資金,帶動財政資金回籠、財稅收入增加、用地成本降低和經濟持續增長,促進縣級城市健康發展。鼓勵盤活利用現有工業用地和廠房,實施“騰籠換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投融資方案的通知

        豫政辦 〔2016〕214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投融資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2月24日

        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投融資方案

        根據我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施需要,結合當前政府債務管理和投融資平臺轉型政策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經過3—5年努力,各縣(市)均形成超百億元的市場化融資能力,支撐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同時形成較強的吸納社會資本能力,把縣級城市培育成我省的投資增長點,為加快提升縣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創造良好條件。

        二、總體思路

        突出兩個重點,實現兩大目標,即以有序開發縣級城市土地資源為重點,突出謀劃建立縣級建設用地價值發現和增值鏈培育機制,實現縣級政府融資能力得到普遍提升目標;以縣級投融資平臺改造提升為重點,突出培育其投資、融資和與各類社會資本的合作能力,實現引領各類金融機構投資向縣級城市下沉的目標。

        三、指導原則

        (一)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建立政府與市場分工合理的投融資體制,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推動有經營性收益和現金流的融資平臺轉型改制,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措施予以支持。進一步放開市政公用事業領域,按照經營性、準經營性、非經營性標準對建設項目進行分類,明確還款和收益來源,整合公用事業項目資源,有效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

        (二)堅持規劃引領,投向合理。高水平編制縣(市)各項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切實做到先規劃后建設。通過科學的規劃調控、資源匹配、合理策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資金投入到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三)堅持渠道多元,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充分利用間接融資,積極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不斷拓寬縣級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資金的來源渠道。建立融通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業銀行中長期貸款的體制機制,爭取更多專項建設基金、棚戶區改造專項貸款、水利建設貸款等政策性資金,發揮省內已建立的城鎮化基金作用,解決項目所需資本金和融資缺口。配套做好項目建設融資償還、回報的制度設計工作,規范投融資行為,逐步形成“融資—投入—收益—再融資—再投入—再收益”的良性循環機制。

        (四)堅持主動作為,風險可控。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和豫資公司、河南投資集團公司、河南水利投資集團公司、河南交通投資集團公司等省級投資公司,以及縣級政府的積極性,按照PPP、混合經營和雙向自愿、擇優支持原則,豐富縣級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資、建設、運營以及金融資金承接主體。指導縣(市)政府與各金融機構對縣(市)融資規模設定上限,控制區域風險和項目自身風險。區域風險重點考察縣級城鎮化發展水平、產業發展現狀、財政實力、政府債務和土地及房地產市場等因素,非經營性項目要由縣級政府和項目法人保障足夠的可以量化的還款,每個項目都要做到平衡投資。

        (五)堅持頂層設計,試點先行。按照梯次推進的原則選擇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首批試點縣(市),優先選擇城鄉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批準,項目前期審批手續完備,項目已具備開工條件,且有資金需求的縣(市)。積極開展縣級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融資工作創新試點工作,進一步開放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運營領域,加快市政公用領域改革,探索積累經驗,結合當地實際形成模式和投融資套路,逐步向全省推廣,形成全省縣級城市建設投融資工作新格局。

        四、融資機制和模式

        (一)推行PPP模式。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5〕42號)要求,鼓勵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項目,采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重點支持有收費機制的項目,如供水、垃圾處理、污水處理、供熱和醫療等,可由省直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多個縣(市)同類多個項目打包,吸引有實力的社會資本投資,開展多元化融資,實現市場化運營,促進全省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

        (二)推行政策性金融和開發性金融支持模式。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8號》要求,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新型城鎮化項目的創新信貸服務和產品。重點支持整體城鎮化、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河道及水系治理,以及城郊區域項目。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項目所在地縣級政府指定單位作為購買主體實施政府采購,國內外企業法人、改制的政府平臺公司作為承接主體參與政府采購。

        (三)推行城鎮化基金支持模式。按照財政部《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要求,在發揮現有省級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人保河南城市發展基金、郵銀豫資一帶一路發展基金和PPP開發性基金作用的基礎上,鼓勵市、縣級政府與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子基金,投資縣級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

        (四)推行直接融資支持模式。積極打造縣級政府投資公司,提升其發行企業債券的能力;利用上市通道,培育和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融資;發揮省級投資公司評級較高的優勢,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支持打包的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同類型項目。

        (五)推行省級投資公司支持模式。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促進政府投融資公司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要求,通過合作、合資,幫助縣(市)解決項目資本金,改造政府投資平臺公司,實現多元化融資;作為市場主體,參與縣級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區域開發項目。

        五、實施步驟

        (一)分類指導,改造平臺。縣(市)政府要進一步明確平臺公司的職能定位,主要承擔政府PPP項目政府出資代表、政府投資項目法人和土地綜合開發類增值項目實施機構等職能。縣(市)政府完成規劃報批工作后,積極推動平臺公司整合和項目謀劃工作。在改造縣級投融資平臺時,堅持分類指導原則,對有平臺公司且具備較強融資能力的縣(市),省級投資公司主要幫助其平臺公司策劃項目,設計融資方案,協調對接金融機構和各類城鎮化基金;對有平臺公司,但資產規模達不到融資要求的縣(市),重點通過資產和資本金注入提升其融資能力,需要省級投資公司增資注入的,省級投資公司與合作縣(市)簽署增資擴股協議;對少數沒有平臺公司,也不具備融資能力的縣(市),省級投資公司與合作縣(市)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公司。

        (二)謀劃項目,選擇模式。由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指導縣(市)政府按照規劃加強融資項目謀劃。按照批準的城鄉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制定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投資需求計劃,區別經營性、準經營性和非經營性項目屬性,確定相應的收益和還款來源,按照“同類、區域、流域”聚合和“以盈補虧、以商補公、以豐補欠”資源配置原則,策劃滿足社會資本和金融資金收益要求的項目。省級投資公司利用智力、資金和信用實力,按照“政府主導、部門推動、政企合作、公司運作”的思路,指導和支持縣(市)政府平臺公司選擇合適的融資模式,開展投融資工作。主要通過PPP、開發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城鎮化基金支持、直接融資支持和省級投資公司支持等5種支持模式,解決項目資金問題。適合省級投資公司統一運作的項目,縣(市)按照自愿原則可選擇由省級投資公司統一組織開展融資。省級投資公司按照市場化方式開展投融資工作,在確保自身現金流覆蓋的基礎上,促進各地政府增強政府付費和購買服務項目的支付能力。

        (三)注入資金,落實融資。在縣級盤活注入有效資產的基礎上,根據各縣(市)融資需求情況,省級投資公司未來3年籌措并向縣(市)平臺公司注資,注資額度和縣(市)政府配套投入原則上按1∶1確定。現金注資優先用于土地一級開發和土地綜合平衡融資項目的配套資本金。根據省級投資公司與縣(市)商定的合作方式、確定的融資和項目進度,雙方按照出資比例分步注入合作公司,由合作公司落實融資資金,將資本金和融資資金按要求投資到項目。

        (四)建立機制,完善體系。縣(市)政府要配合省級投資公司在縣級平臺公司改造、融資項目策劃、融資模式選擇、還款來源鎖定、資金流程監管和區域風險控制等環節進行模板化、流程化管理,建立管理機制。通過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實施,全面促進縣(市)政府建設融資平臺,形成融資渠道順暢、投向均衡合理、利用集約高效、償還穩定可靠的縣(市)投融資機制。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協調推進機制。由省財政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省政府金融辦、人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銀監局、省國土資源廳和有關省級金融機構參加,負責研究制訂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年度融資計劃,協調解決融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統籌做好縣級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融資工作。

        (二)出臺支持政策。鼓勵各級財政部門積極爭取中央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用于縣級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分配將重點向縣級傾斜,重點用于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縣級配套資本金。引導豫資公司、河南投資集團公司、河南水利投資集團公司、河南交通投資集團公司等省級投資公司作為社會資本方積極參與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施。

        (三)加強信用管理。省政府建立縣(市)政府信用考核機制,防止“新官不理舊賬”現象發生,確保縣(市)政府的信用。省財政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縣(市)存量債務的管理,加強與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投融資工作的銜接,健全預算管理機制,限制縣(市)政府超出承受能力的融資行為,約束投資機構盲目投資行為。

        (四)堅持上下聯動。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和省直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協調推動縣級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創新。各地財政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確保把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投融資工作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用地保障方案的通知

        豫政辦 〔2016〕212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用地保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2月24日

        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用地保障方案

        為保障我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用地需求,結合全省用地實際,制定本方案。

      •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緊緊圍繞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目標任務,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人口規模與用地規模相匹配、城市規模與資源環境相適應、精明增長與和諧共生相協調、資源節約與生態優先相統一,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以加強產業支撐、提升城鎮功能、優化公共服務為重點,找準接口、分類施策、應保盡保,制定落實差別化的土地保障政策,暢通用地保障渠道,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全力保障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順利實施。

        (二)基本原則。

        ——堅持應保盡保。充分認識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重大意義,加大對縣級城市的土地資源配置力度,優化縣級城市發展空間,保障縣級城市科學發展用地,促進縣級城市加快發展、提升質量,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和新型城鎮化進程。

        ——突出節約集約。落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采取“盤活存量、做優增量”的內涵式發展模式,規范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促進城鎮更新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升城鎮建設用地人口、產業承載能力,建設和諧宜居城鎮,以較少的土地資源支撐百城建設提質工程。

        ——注重市場運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著力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加強土地收儲管理,探索推動從單純的土地資源管理向土地資源、資產、資本三位一體化綜合管理轉變,創新土地資源、資產、資本一體化運作模式。

        二、用地安排

        (一)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加快推進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突出全域規劃的特點,按照“多規合一”的要求,做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銜接協調工作,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按照人口規模與用地規模相匹配的原則,合理確定各縣級城市用地規模,科學規劃自有的新增城鎮工礦建設用地剩余規模和追加的建設用地規模,優化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和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商業網點、文物保護等各類專項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統籌保障各業各類用地需求。“十三五”期間,保障106個縣(市)新增城鎮工礦建設用地規模150萬畝左右,其中10個省直管縣(市)和部分發展基礎好的縣(市)按照每個2萬畝左右保障,其他縣(市)按照每個1萬畝左右保障。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施期間,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指標出現不足的,首先由所在省轄市在市域范圍內統籌調劑解決;確實無法解決的,將通過全省范圍內的建設用地規模統籌調劑解決。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利用標準統一的地理空間基礎數據和地理國情普查成果與監測技術,加強縣級空間規劃基礎平臺建設。

        (二)合理安排年度用地。結合各地耕地保護、節約用地、依法用地以及城鎮吸納農業轉移人口等情況,統籌下達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計劃、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計劃,每年安排106個縣(市)共30萬畝左右。同時,一并下達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計劃,保障106個縣(市)年度用地總量40萬畝左右。落實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用地,對棚戶區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扶貧攻堅項目用地實行應保盡保,對各類發展載體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民生項目用地重點保障,加強對產業用地的保障。

        (三)統籌耕地占補平衡。各縣(市)要根據本地后備資源狀況,積極組織實施規模大、出地率高的補充耕地項目;缺少資金的,可借助省國土資源開發投資管理中心等省級投融資平臺優勢,或按照有關規定引進社會資金,開展補充耕地建設工作,及時保障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耕地占補平衡。對宜耕后備資源嚴重匱乏、經過努力仍難以就地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的縣(市),由所在省轄市在全市范圍內統籌調劑解決;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可按照依法合規、互利互惠原則,通過自行協商或在有關公共交易平臺購買補充耕地指標。

        三、保障措施

        (一)用好增減掛鉤政策。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完善增減掛鉤收益形成與返還機制,引導進城落戶農民自愿騰退宅基地,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城鎮化,減少農村建設用地規模,增加城鎮建設用地規模。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老區,允許其將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在省域范圍內有償流轉使用,引導向經濟較為發達的省轄市、縣(市)流轉,充分顯化土地級差收益,促進土地資金在城鄉之間流動,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二)嚴控城市開發邊界。結合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分類推進城市開發邊界劃定,形成空間開發硬約束,防止城市無序擴張,引導城市精明增長,走組團式、緊湊型、復合型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質量。

        (三)加強建設用地“雙控”。開展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強化建設用地總量、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地耗、項目用地標準等指標管理。各縣(市)要不斷加大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力度,把農村建設用地規模減下來,把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規劃目標范圍內,以保證新增城鎮工礦建設用地規模能夠有效使用;嚴格控制、大力查處違法用地,做到早發現早制止,防止違法用地擠占有限的建設用地總規模;加大已批增減掛鉤項目拆舊、復墾力度,盡快歸還到期周轉指標;新上增減掛鉤項目要嚴格落實“先拆舊、后建新”有關要求。

        (四)加強土地收儲供應。構建土地統一收儲、補償統一標準、用地統一出讓、收益統一分配的新機制,不斷規范加強土地收儲管理。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把土地管理改革創新與金融創新更加有效地結合起來,創新土地資源、資產、資本一體化運行模式,強化土地的資產屬性,彰顯土地的資產價值,實現土地資產資本化。進一步改進建設用地管理,加快土地審批、征收、儲備、供應,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及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新增建設用地可單獨組卷報批。倉儲物流、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全部納入網上交易平臺交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工業用地納入網上交易范圍,實行統一監管,實現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為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籌集資金。完善工業用地出讓制度,在招、拍、掛出讓的基礎上,鼓勵采取先租后讓、在法定最高出讓年限內縮短出讓年期等方式出讓土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

        (五)盤活存量建設用地。采取有效措施,堅持分類有序處置,解決土地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突出問題,盤活空閑土地資源和沉淀其中的大量資金,帶動財政資金回籠、財稅收入增加、用地成本降低和經濟持續增長,促進縣級城市健康發展。鼓勵盤活利用現有工業用地和廠房,實施“騰籠換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國土綜合整治,因地制宜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及污染土地修復,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建立建設用地批、征、供、用、管銜接機制,加強建設用地批后監管,不斷減少空閑土地存量,提升城市發展質量。

        (六)切實維護群眾權益。嚴格履行征地程序,完善多元化補償安置措施,制止和糾正違法違規強征行為。開展增減掛鉤要充分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受益權,不搞強迫命令和“運動式”搬遷;拆舊復墾騰出的建設用地要優先滿足農民新居、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建設需要,并留足農村非農產業發展建設用地;掛鉤收益要充分考慮拆舊安置成本和增減掛鉤指標用途,公平合理確定并及時全部返還農村。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切實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探索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增加群眾的獲得感,為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營造良好環境。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政府要建立由政府領導負責、相關部門組成的用地保障小組,明確項目建設用地需求、時序和責任分工,研究協調解決用地保障中的突出問題。省轄市政府要加強綜合協調,做好全市建設用地規模、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補充耕地指標的統籌調配工作,確保土地要素優化配置。

        (二)強化部門協作。用地保障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加強部門協作和相互配合,及時做好相關工作,切實保障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用地。

        (三)狠抓責任落實。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圍繞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用地需求,加強研究謀劃,上下聯動,多方協同,落實相關工作。各縣(市)國土資源局要根據用地保障任務、時間節點,制定具體可行的保障方案和推進措施,及時組織建設用地報件,加強精細化管理,確保按期完成任務;省轄市國土資源局要統籌安排,做好各類用地指標的及時配置、建設用地的審查上報和所屬縣(市)用地保障的監督檢查工作;省國土資源廳要加強對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用地保障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督促指導,加大與國土資源部的溝通對接力度,爭取政策、指標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為實現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各項目標提供堅實有力的用地支撐保障。



      主辦:河南省建設信息管理協會  網員服務熱線:0371-68085711    傳真:0371-68085711

      CopyRight ? 2014-2016 www.pzt18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1017959號-1

      豫公網安備 41010702002276號 建議使用IE9或以上瀏覽器瀏覽河南建設信息網鄭州超達科技

      河南建設信息網官方微信
      日韩Av免费一级毛片_精品在线视频亚洲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一级片_欧美一级特aa黄大片

    1. <i id="l0lll"></i>

        精品尤物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熟女少妇中文字幕久久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欲求不满 | 在线网址亚洲精品你懂的 | 中文有码日本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国产a |